【影評】親愛的艾文漢森《Dear Evan Hansen》音樂劇改編 青少年成長歷程

「你會沒事的」,面對內心的恐懼,想開口卻開不了口的那句話,最終還是失去了拯救的機會。 你曾經傷害過我,但在你消失的瞬間,我才看懂你,原來我們都是一樣的,同樣都孤獨,都受傷了。 改編自東尼獎音樂劇 《親愛的艾文漢森》 (英語:Dear Evan Hansen),由本傑·帕塞克(Benj Pasek)和賈斯汀·保羅(Justin Paul)創作音樂和歌詞,史蒂文·萊文森(Steven Levenson)創作劇本。這部音樂劇於2016年12月在百老匯音樂盒劇院(Music Box Theater)上映,之後於2015年7月在華盛頓特區的競技場舞台(Arena Stage)全球首演,並於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在外百老匯的第二舞台劇院(Second Stage Theater)進行演出。 本劇在第71屆 東尼獎 上獲得了9項提名,最終贏得了6項大獎,包括最佳音樂劇,最佳配樂, 本·普拉特 音樂劇最佳男主角以及雷切爾·貝·瓊斯的音樂劇最佳女主角。 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 故事內容講述一位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高中生埃文,除了身邊一位從小到大的朋友之外,他在學校裡幾乎都是獨來獨往,甚至時不時就會受到同儕的欺負,在心理醫師的建議下,埃文開始給自己寫信,把壓抑在內心的話,透過信件說出來。 過程中,意外經歷了同樣受到心理壓力的同學康納,因為再也無法承受同學間的排擠,自殺身亡的衝擊。過去康納總是那個欺壓埃文的霸凌者,一直以來大家都把康納看成一名校園惡霸,卻不知道他也面對了來自家庭引起的心理問題。 #內心世界不是只用眼睛就能夠看見的 逞凶鬥狠或許只是一層保護色,這層紗的背後有著一碰就碎的心,大多數人不會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,甚至會戴上另一張面具來掩飾不願面對的自己。電影中的康納就是如此,因為害怕成為被欺負的對象,只好假裝凶狠,讓自己成為大家都恐懼的對象,這麼做只是因為 「孤單」 。 你以為痛恨這個世界,可以擁有自以為的安心,其實痛苦的還是只有你。 你可以不強迫自己走出來,但不要把門鎖住,這樣愛你的人才走的進來。 社交是青少年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,有些人在全體中與所有人都相處融洽,成為大家爭相接近的焦點;有些人卻與身處的環境格格不入,甚至不被歡迎。主角埃文就屬於第二種,但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他願意的,受疾病所苦,他必須比一般人鼓起更大的勇氣,才能夠與人相處。即便腦海中有千言萬語,...